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发动“三化”政策引擎助推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6/14 11:08:17
字体显示:  【】  【】  【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国家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为适应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和为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充裕而优化的人力资源,实现人才资源强市的战略目标,促进并加快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一、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总态势

(一)行业规模稳步扩大

截至2017年底,武汉市拥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30余家,在职人力资源服务工作人员约3000人。武汉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共有155家成员,其中国有单位15家,占比9.7%;民营机构140家,占比90.3%;提供涉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家,占比2.6%。方阵人力资源集团、纳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湖北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湖北兴鸿翔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年营业收入规模均超5亿元。2015年,武汉市起点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016年12月和2018年1月,武汉华中新世纪人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腾飞人才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二)经济促进效果明显

1.促进就业卓有成效。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服务企事业单位人才的特定行业,对促进地区就业再就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至2016年末,武汉市城乡从业人员550.37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了5.48万人,从2013-2016年的情况来看,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统筹就业迈出重要步伐,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充分显现,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17年,武汉市城镇新增就业19.84万人,201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4%。2016年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3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3.2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5.05万人。从2013-2017年的数据来看,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对全市就业再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维护地区社会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力助推产业升级。2013-2017年,武汉市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连年攀升。2017年,经济实现大幅度增长,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10.3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7140.79亿元,占GDP比重为52.84%,同比提高1.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高于生产总值增长率,比逐年提升,产业结构持续改善。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对武汉市的经济贡献率将日益彰显。

(三)服务业态日益丰富

2014-2017年,人力资源外包、人才猎头、职业生涯规划、人才资源咨询管理等高端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和项目已经初步形成,极大地丰富了服务内容,为各类用人单位和个人提供了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随着企业高端产品需求的增加,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更加注重发展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如猎头服务、企业内训、全球人才寻访等。调查表明,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日益广泛,涉足各种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

(四)招才引智成果喜人

武汉市在2016年上半年人才引进总数超过1000人,占据湖北省总人才引进排名的第四名。在2016年6月底,武汉(含省本级)存放高校毕业生档案,达到81.6万份,武汉市成为湖北省人才储量最高的区域。2017年,通过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等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全年举办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活动32场,增长220%;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活动9场。全年新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3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7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82人。新增国家双创示范基地4个,新改创建谷274.22万平方米。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556项,就地转化总额427亿元。

(五)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武汉市目前正按照“一园多区”的模式推进产业园建设,并在积极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17年5月23日,武汉市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是中部地区首个以人力资源服务为中心的综合性产业园,园区拟建成“四位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培养、创新、示范基地。截至2018年3月,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有上海外服、北京外企、科锐国际等21家企业入驻协议,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逾40亿元,实现税收逾1亿元。武汉东湖高新区园区正在抓紧建设。

二、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瓶颈

(一)整体服务实力有待提升

无论是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相比,还是和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城市相比,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服务内容和品质高端化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在“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的冲击下,劳务派遣竞争激烈、服务同质化严重等弊端凸显。

具体而言,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信息化的水平差距比较大,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远远不够,导致服务效率低,跟不上企业和求职者的需求;二是服务业的规范化程度不够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协会的功能不健全,尚未发挥其应有的行业引导和行业规范作用,且行业标杆企业、具有卓越实力的企业并不多见,众多的中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参差不齐的人力资源服务;三是服务机构的管理者观念陈旧,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务领域,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竞争趋势缺乏足够的警觉;四是服务机构的研发力量薄弱,无法快速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创新性服务产品;五是行业国际化程度较低,目前仅能满足外资企业在武汉地区的中低端人力资源招聘、培训等服务,或为外资人员来汉工作提供证件代办、手续代办等服务,无法从全球为企业招取优秀人才。

(二)服务模式仍有提升空间

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模式以中短期为主,服务内容以招聘、培训及劳务派遣为主。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外包多数还是采取的短期外包方式,有待探索长期和整体性外包方式,有待开启多元化发展道路。

(三)人才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随着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快速发展,高端、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日益显现,极大影响了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管理咨询、人才教育培训、全球人才寻访职能外包等高端服务需要高层次、专业的管理人才,除了大学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外,社会上缺乏专门培养经营和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部门,企业需要自己培养,这不仅需要时间和资金成本,而且容易出现“挖墙脚”的现象,对武汉市本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四)企业竞争力仍需不断加强

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从竞争力、盈利水平来看仍相对弱小。武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的业务主要是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等低端服务,盈利模式单一,高端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猎头、管理、咨询等业务开展较少。与国际国内人力资源服务知名企业相比,竞争实力亟待提升。 

三、发动“三化”政策引擎,助推行业创新发展

(一)服务化: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中的政府精准定位

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的改革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解决市场失灵而产生的问题,或是防止公共部门或私营企业滥用市场力量,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利益最大化目标。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加快对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传统的“管控”向“服务”转变;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应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和民营人才服务机构,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市场繁荣和有序竞争。

政府对人力资源行业创新发展的宏观调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出台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基本框架,加紧制定有关招聘、培训、派遣、管理咨询等方向的专项规定,从而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资质、分级指导的规律法规体系,实现政府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宏观行政管理。

2.加快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的帮扶政策。一是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①明确将人力资源服务业定位为武汉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和公共就业服务并行发展,建立完善公开、平等、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准入制度,为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平等竞争机会,鼓励和引导外资、民营资本投资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域,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与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的混和式发展和包容性增长。

②进一步完善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和快速壮大,着力打破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各种壁垒。结合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特点,从改善投融资环境人手,为人力资源服务业持续发展助力。

③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制订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为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良好运作和发展保驾护航。全面推进营改增工作,消除人力资源服务中间环节重复征税问题,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劳务派遣服务的,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④积极争取中央服务业资金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统筹使用就业资金和人才发展资金,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高端人才引进奖励、行业人才培养、重大活动举办、行业统计监测与宣传推介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

⑤对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专项发展资金,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奖励扶助等多种方式支持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包括专业化人才培养在内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规定申请为非盈利组织,享受相关税收政策,同时为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

⑥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给予财政倾斜,初期需要和省内甚至国内运作比较成熟的高等院校合作,请其指导制定课程体系和培养师资队伍,积极摸索出一条适合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可行路径,推动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

⑦加大对创办现代服务业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的财政补贴,加大对中小企业人才职业技术培训的采购补贴,建设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增加企业人才开发方面的公共投资。

二是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法律体系建设。

①在《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引下,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湖北省《人才市场条例》、《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的框架下,加快制定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及配套规章,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②整合已有的法规,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利用智库,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业法律法规,逐步实现人力资源法规的整合。

③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市场执法队伍,提升市场执法和监管水平。加大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④建立良性的职业培训制度,通过开展分期、分批、分层的现代服务业专业培训,提升现有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⑤制定现代服务业从业标准,建立现代服务业从业规范,通过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业规范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全面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武汉市现代服务业朝着现代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⑥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系列标准的制订、实施,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建立与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相衔接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经营数据库,建立诚信等次评定办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规范人力资源服务行为。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奖优罚劣,营造诚信、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完善按需引进,适度超前的人才引进扶持政策。

政府应加强人才政策引导,重视武汉市的人才需求调研,坚持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需求。具体要紧紧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从国内外引进各类“高、精、尖、缺”人才来鄂来汉创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相关人才引进扶持政策。

3.运用外包与PPP模式,加快社会化、市场化改制步伐。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并呈多样化、精细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创新体制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来提高人力资源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是当前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建设的焦点,也是创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人力资源公共服务领域与社会资本的有效结合是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化人力资源市场体制改革,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领域的管办分离、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推进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设立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脱钩,鼓励以委托经营、公司性改造、吸引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实体。

武汉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未来发展必将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与社会资本的有效结合,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承接政府购买人力资源服务的社会力量,逐步将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人力资源服务交给社会力量,实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运用PPP模式,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重要改革举措,这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二是发展政府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业务。政府服务外包是一种“政府购买服务、委托定向机构、协议规范管理、评估效果兑现”的新型公共服务方式。第一,通过系列改革,公益性和经营性兼有的事业单位改制为独立的民间组织,此类企业及民间组织将成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受托的主体。第二,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对于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市场为个人提供特殊服务之间,存在的服务性质及运作类同的内容,可以委托给相关的市场主体去运作。这些举措将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更有利于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孵化及成长、壮大。第三,加快制定政府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政府可在财政预算上鼓励各部门实施公共服务的外包,适当增加对外包业务的监督及评价经费。把承揽外包的民间组织和企业,纳入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对象,给予重点扶持。第四,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同等条件下,优先向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购买公共服务。第五,将人力资源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目录,明确政府购买人力资源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人力资源服务力度。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各类社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就业创业培训等服务的,按规定给予相应就业创业服务补助、职业培训补贴等。

(二)集聚化: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中的政府促动策略

集聚是当前全球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现阶段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应在发展中应坚持集聚发展的基本原则。

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是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整合人才服务资源,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项目,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从而为地区企业提供先进的、定制的、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推动人力资源集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有效竞争市场结构。政府通过引导和支持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盟、融资等方式,重点培育一批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团。在武汉及有条件的市州建立集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与市场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和规模发展。鼓励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实施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力资源跨国机构。

为促进行业的集聚化发展水平,优化资源的使用与配置,具体而言,有三类集聚化发展思路:

1.率先对紧缺人才摸底。以香港、上海等城市为标杆,借鉴各地成功范例;有效对接国内外大院名校、科研院所、院士专家,构建与其发展相匹配、与人才需求相对应的人才分布战略地图,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引进;以招商引资促进高端人才加盟,以招才引智促进产业项目落地。

2.围绕高人力资本的综合化集聚模式。围绕高人力资本的综合化集聚模式包括围绕高新产业园区和围绕大学城、研究所两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主要依靠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而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最终由人来承载,所以人力资本是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新产业园区集聚吸引人力资本集聚,从而对人才招聘、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高端业务产生强烈需求。因此,在高新产业区周围会形成与之相配套的人力资源服务业综合化集聚集式。

3.由政府牵头的人力资源产业园集聚模式。由政府牵头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集聚是指在特定地区,为企业提供用地、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吸引人力资源服务业在该区城快速集聚。政府依托现有公共人才和就业机构,实现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转型,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将原来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经营性运营转化为市场化运营、公共职能机构转化为产业园管理机构,为园区企业规供优质管理服务。政府根据产业发展发布指导性信息,培训优秀人才,通过市场化机制吸引企业人驻,带动企业集聚。政府在产业园运行过程中只提供服务,不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企业是否进入园区,由市场起资源配置作用。

(三)信息化: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中政府信息平台建设推进

聚焦 “大、云、平、移”四个特征的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对人力资源行业的推动。加大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能数据分析系统建设和区域人才招引模式创新。

1.加大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中,数据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绩效和功用,大数据理念同样适用。如何从企业视角出发,通过搜集数据、分析指标,从人力资源服务使用效能方面进一步了解人力资源需求,最终得出“企业看重什么服务,未来期望得到什么服务”。未来的人力资源服务借助大数据,如同软件的升级,通过对软件功能的使用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去除无人使用的服务,强化频繁使用的功能。从整体上来说,大数据这种提升技术在未来人力资源服务应用上应该没有太大障碍,但是在不同服务的应用上可能会有差异。因此,可以先从政府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切入,或者以高校或科研机构为依托,建立一个大数据集成、分析、共享的先行案例,然后通过分享机制把这种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和理念输入其他机构。

2.加大智能数据分析系统建设。进人大数据时代之后,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的推广和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也将进入一个精准服务的新时代。智能数据分析以数据分析为主线,旨在利用模糊集、粗糙集、遗传算法和机器学习等不确定人工智能方法分析数据间的依赖关系、概率因果关系、数据分类与聚类。政府引导加大智能数据分析系统建设,并用于人力资源决策、对策及融合分析,有助于实现从“大数据”到“智能数据”的转变,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

3.加大区域人才招引模式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避免粗放式引才模式。相关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应用,可以为人才引进和使用提供决策参考。首先是当地产业数据的分析,哪些产业有哪些企业,哪些企业有哪些人才需求,哪些新兴产业或技术需要引进人才。通过采集数据,加以汇总分析,从而形成点(企业)、线(产业链)、面(城市或地区)的完整分析,再用这份数据报告去按图索骥。其次是人才端分析,哪些高校聚集哪些人才,特定产业人才来自哪些科研院所,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搜集和分享来实现。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商务智能,与以往相比,联机分析(多维分析)能力将大大提高。

将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平台Saas(Sof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引入到人力资源服务中,增强信息系统的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满足信息系统在人力资源服务中对多地域性的支持,提高系统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还可以降低服务信息化成本,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建议人: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    周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047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