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人城协调 武汉城市人口增长与承载力需求匹配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4/1 17:00:18
字体显示:  【】  【】  【

国家中心城市是现代化的发展范畴,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早在2011年武汉市十二次党代会就提出“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至2016年9月正式成为长江经济带上连接东中西部关键区域的唯一国家中心城市。伴随着武汉大都市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全国人才和人口向武汉快速集聚,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1300-1450万人。人口数量的激增,势必对武汉市资源、环境、交通和公共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出新的挑战。

一、武汉城市人口规模变动趋向(2018-2035)

现代城市建设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包括组成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等存在着密切关联。厘清人口规模变动趋势、解读人口需求变化是提升武汉城市综合承载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首要任务。

总的来说,武汉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呈现激增的趋势。自改革开放来,武汉市常住人口已经连续保持了40年的增长,1978年的常住人口为555.1万人,到2017年底,达到1089.29万人。根据1978-2017年武汉市人口的发展情况,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对2018-2035年的武汉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如下图1所示),10年内,武汉市常住人口规模最低限度将超过1200万,到2035年,武汉市常住人口将激增250-350万人。人口的激增,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一)外来人口比例持续快速提高

武汉市常住人口数和外来人口数都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但户籍人口数增速不断放缓,外来人口和流动性人口比例逐渐升高。尤其在2008年后,由于武汉市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解体以及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加之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外来人口和流动性人口不断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15.63%,是1998-2008年均增速的5倍,成为常住人口数保持增长主要原因。

(二)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

据武汉市民政局、公安局统计,2017年底,武汉市户籍总人口853.65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78.85万,占总人口的20.95%。老年人总数比2016年(172.75万)增加6.1万人,同比增长3.53%,老龄化程度比2016年(20.72%)增长0.23%。根据预测,至2035年,武汉老年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将增长至30%,城市人口老龄化及伴生问题将逐渐凸显。

(三)劳动力就业向二、三产业集聚

2016年底,全市就业人口达到550.3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9.6万人,减少41.83万人;第二产业209.16万人,增加60.21万人;第三产业291.61万人,增加114.19万人。近16年来,武汉市的人口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从业者人数逐年下降,第二产业从业者人数以平缓的速度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速最快,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武汉市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必然衍生出多样化的城市承载力需求。根据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结合对综合承载力问题的研究,可主要归纳为四大类承载力需求,即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公共交通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承载力。

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承载力评估

国家中心城市是是承担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功能承载都具有体现国家战略的独特之处和核心价值。2018年,中共武汉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建设至2035年,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为:绿色、创新、高效、包容、活力,具有国际影响力、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亮点城市。

依照武汉市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定位,要不断提升承载城市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城市承载力,就必须关照现阶段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公共交通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武汉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现状。

(一)武汉市城市承载力优势评估

资源承载力潜力巨大。资源承载力主要分为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市内水资源极其丰富,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近1/4,近年来,武汉市水质保持稳定,饮用水水质优良,供水量稳定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全市土地面积为1858.88万公顷,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整理利用率偏低,发展潜力巨大。

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增长需要与环境相协调。截至2017年,全市建设绿地面积860公顷(其中新增绿地面积659.35公顷),植树造林4.53万亩,森林覆盖率15.02%,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全年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分别为52微克/立方米和8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8%和5.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5天,增加18天。武汉市还在不断完善废水废气排放标准体系、提高污水处理能力,2017年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到达96.0%,进一步为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承载力优势突出。武汉市地处长江、汉江交汇点,自古便被称为“九省通衢”。通铁路后,武汉又位于长江水道和京广铁路大动脉的交汇点,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十二五”期间,武汉城市交通发展迅速,武汉迈入“高铁、城铁、地铁”三铁驰骋的新时代;武汉港口岸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95公里/百平方公里(较“十一五”期末增长24%),“三环十五射” 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

公共服务承载态势良好。公共服务主要分为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自2008年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武汉市的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方面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总体上看,武汉市的高等教育学校数量逐年增加,2005年的52所增加到2016年的84所,伴随高校数量的增加,高校毕业生数也在这11年间呈现扩大的趋势。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吸引大量优秀人才落户武汉,并积极引导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武汉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医疗卫生方面,2016年武汉市共有卫生事业机构3839个,医疗机构共有床位87408张,从2012年以来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增加,达到12.29万人,其中职业医师有32386人,占26.34%,卫生基础设施和人员配置水平逐年提高,为武汉市人口增长提供了不断优化改进的医疗卫生技术和较高的医疗水平。

(二)武汉市城市承载力未来形势

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土地资源供给趋紧。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建设面积也不断扩大,侵占耕地现象严重,建成区绿地率以及人均公园绿化面积较不足。据《武汉市国土资源统计年报》显示,2012-2016年,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但自2014年以来增加量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增加量分别为37.77 km2、55.14 km2、26.6 km2、12.44 km2和16.37 km2,在城市高速发展的阶段,原本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大却出现下降趋势,反映出城市土地资源的供给趋紧。

环境保护压力增加,生活污水排放激增。伴随着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武汉市资源需求结构将进一步升级,不断加强对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力度,使得污染物的总量增速有所下降。尽管三废的总量增速呈下降态势,但是总量依然在持续增加,以污水排放为例,尽管产业结构调整使工业污水排放量呈下降态势,但是同期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较快,使得总体污水排放量不降反增。由此导致的水资源质量下降将对民众健康和生活品质产生消极影响,有悖于武汉建设“绿色城市”的目标。

交通发展面临困境、公共交通承载不足。《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送审稿)中提出,至2020年,武汉计划建设铁水公空大交通项目70个。可以预见,由于众多大型交通项目在短期内建设启动,武汉城市交通压力将会更大,交通拥堵情况有可能进一步恶化。2030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350万辆,都市发展区居民出行总量达到3800万人次/日,武汉货运量、客运量将再创新高,这也将对武汉市的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以及市内公交系统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公共服务体系遭遇挑战,资源不平等加深。面对未来20年的人口增长,武汉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将遭遇冲击,教育体系、医疗服务体系都将承受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公共服务设施维护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得政府负担加重;另一方面,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人均占有公共服务资源降低,服务分配不均的问题日益突出,伴随大量外来人口在武汉市外围定居,这种不平等将日益加深。

三、提升武汉城市综合承载力思路与对策

提升武汉城市承载力的总体思路为:坚持以人为本、供需协调,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基础,适度调控人口发展规模和合理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产业与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管制要求;通过生态廊道进行串接,加快城市蓝绿网道系统建设,坚持节能降耗、发展绿色产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设“公交都市”。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城市群的交流合作,引领中部城市体系发展,提升武汉城市综合承载力。

(一)以合理规划为抓手,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水平

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构建以“两规合一”为核心的空间规划体系,从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将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作为生活线、生态控制线作为生态线、城市开发边界作为生产线,形成共同遵守的空间边界线;在生活上优化空间形态与建设用地结构,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安排市政配套设施建设,补足城市空间发展不足的短板,鼓励大型的绿地、体育、文化、休闲等设施根据城市规划综合增设地下商业、娱乐、民房、物资存储、停车场等功能。

(二)以蓝绿网道为依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依托长江、汉江等主要水系和水系联通河道构建武汉市蓝道网络,依托水系及主要城市道路构建11条的绿道网络系统,通过生态廊道进行串接,形成城市发展的蓝绿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耗能、水耗严重的落后产能进行坚决淘汰,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发展,降低城市对于能源重工业行业的依赖,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此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能源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三)以公共交通为核心,不断提高交通通达水平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开辟多线路、多价位公交,鼓励公民共享单车和地铁出行。共享单车的普及以及地铁线路的增加,使得公民出行选择多样化,为增加单车与地铁的吸引力,可采取增设自行车通道以及降低单车和地铁使用费用的方式,鼓励公民绿色出行,要加快公交专用道的建设,修建二环线以内全天候公交专用道。完善公交专用道的标志、表现等标识系统。加强公交专用道的监控,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做到专道专用,提高公交出行速度。

(四)以第三产业为凭借,不断提高战略创新水平

发展第三产业,可从服务业的资金来源、产业转型两个方面着手。前者可以通过建设金融中心来实现,抓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建设、形成科技股票场外交易市场,对服务行业的大中小微型企业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市民投资,并积极引进其他省市银行资本在汉开展业务。后者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重点培育发展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五)以城市合作为重点,不断提高协作发展水平

作为东西南北中五大城市群空间联结的枢纽,武汉要主动构建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发挥在区域板块之间的承接、转移、合作等枢纽功能,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以“沿长江开发带”为开发主轴,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性意见》,逐渐拉近中部六大城市群间的距离,推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融合发展,共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建设。以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为重点,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建设。


建议人: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袁方成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陈泽华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  张  悦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  曲丽娟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047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