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2014年]第2期 关于实施“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提升计划”的建议

发布者:scywtjhldcj      发表时间:2014/8/14 16:54:10
字体显示:  【】  【】  【

2011年,武汉市发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明确目标。2013年8月习近平来武汉,提出了“复兴大武汉”的战略蓝图。2013年11月,武汉提出2049建成“世界城市”的构想。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作为国家中部中心城市,武汉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承担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和伟大目标。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国际城市的建设,武汉既面临着硬实力不够的问题,更面临着文化软实力特别是科技文化软实力不够的问题。

“世界城市”概念提出者彼得·霍尔认为,在迈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其中就业、节能、环保以及如何提高市民素质,是亟待地方政府解决的重中之重。其中科学素质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实施“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提升计划”,找到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不足的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升武汉的科技文化软实力,对武汉实现 “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的伟大目标意义深远。

一、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软实力》一文,引起国际社会对文化软实力的注意。美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就是美国的科技文化。科技文化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技文化传播,科技体制等。其中谈论最多的是科技创新精神和科学文化传播。世界大城市都关注文化软实力建设。如2002年纽约将文化资本视为城市核心资产;2004年伦敦市长签署《市长文化战略》;2013年上海提出“文化软实力是创新政府的关键”等等。2009年,武汉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排名第12位,还需进一步提升。

武汉科技文化的软实力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标志,如黄鹤楼标志和中国光谷标志的影响力都不足;2.没有产生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3.没有产生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科学家团队;4.没有产生有国际影响力的武汉科技文化的代表人物;5.没有产生有影响力的武汉本土特色的高科技电影以及具有武汉特色的卡通人物。6.缺乏全民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的文化氛围,科技创业公司的数量低于杭州和成都。7.专利数量少。2012年武汉6所主要高校的专利数总和低于浙江大学的专利数。

二、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不足的原因

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绝大多数武汉人对文化软实力的忽视,对武汉整体文化软实力现状不清晰。我们缺乏国际视野,对国外大都会的文化软实力研究不关注。

2、忽视全民科技素质教育。市民具有科技素养,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是创业公司勃发的基础,也是科技革命的基础。世界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世界经济的中心由伦敦、巴黎、柏林向纽约、东京等转移。第一次科技革命核心区域在大伦敦区域和格拉斯哥区域。第二次科技革命核心区域在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柏林区域。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区域在纽约,波士顿和洛杉矶等城市及周边。武汉成为世界城市也必然要依靠武汉人科技素质的提升。

3、缺乏武汉的科技文化自信心,更缺乏强有力的宣传。武汉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他们的科技成果世界领先,他们的创新精神需要总结和弘扬,如著名核科学家朱光亚及其原子弹、氢弹和秦山核电站技术的研究成果;余家国教授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华工科技激光技术的发明及其团队的创业事迹;武汉邮科院的高速光缆研发团队及其事迹等。近现代历史上武汉在中国科技文化的表现异常丰富,但因为缺乏总结和宣传,武汉的科技文化并不为我们自己所熟知,更不为世人所称道。

4、缺乏武汉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最重视科技史研究的国家,如英国最早是科技发达国家,世界科技史名著大都来自英国。其后美国也特别重视科学史研究,有30多个著名大学有科学史研究培养计划。因为宣扬科技创新精神依托于科学史的挖掘。武汉的科学文化有悠久传统。洋务运动中武汉的作用巨大,当代的著名科技成就也很多,但其历史研究很不够,科技文化保护也不力。

5、科技奖励的刺激作用不足。武汉要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核心是武汉市民的创新和创业。创新是科技文化的灵魂,武汉人的创新精神与武汉科教资源不匹配,武汉人的创业精神与沿海城市差距更大。这需要有全面的科技奖励和刺激计划。

6、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强。政府全面介入科技型企业是不行的,但政府牵线搭桥,主导科技创新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在企业早期是极为重要的。

三、实施“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提升计划”的措施建议

提升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认为可以包含以下计划:

(一)实施“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研究计划”。其一,完成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现状的调查。面向科技管理部门、广大科技工作者调研,掌握武汉科技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科技文化队伍的整体状况。其二,武汉科技文化软实力与国内外城市的比较研究,寻找长处及差距。

(二)实施“武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具体措施有:其一,提高重点人群的科学素养。重点人群是未成年人,城镇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1)对社区的科技讲座。(2)电视网络等非正式科学教育。(3)领导干部听取高科技讲座。如武汉市领导应该听一些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关于科技与未来社会的宣讲。其二,关注科普场馆建设,拓宽科普传播渠道。借助更大平台宣扬武汉科技文化和科技成果,形成中小学生定期进入科技馆学习的制度,进行一些流动科技馆进社区的活动,激励武汉人的创造欲望,展出来自武汉民众的科技发明或制作,做数字科技馆。让人们在科技馆的数字化平台上玩耍,感受科技成果的震撼,建立科技游戏网站,寓教于乐。2014年《美国科学院院刊》刊登了1篇37000人合写的论文,论文出自EteRNA的在线科学游戏。

(三)实施“武汉科技文化宣传计划”。宣传武汉重要的科技人物事迹或经典的创业故事;开发武汉科技文化旅游线路如科技馆,博物馆旅游及科技文化宣讲等。文化宣传可以通过建设施武汉科技文化精品工程,推出电影版或者动漫版的《武汉优秀科技成果巡礼》、《武汉科技名人思想库》、《武汉科学家小传》等。

(四)实施“武汉科技史研究计划”。实施这一计划可以为武汉著名科学家立传,为武汉的重大科技案例写史。通过为武汉科学家立传,一方面为可以记录武汉的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确立其科学发现以及技术发明的优先权。这对科技创新精神的传承意义重大。如三峡大坝的设计;转基因水稻的研制成功;中国宇宙飞船的设计;激光器的研制;中国第一条光纤的生产等当代重大科学技术案例都是来自武汉的科技成果。需要总结历史,需要进行宣扬,它们构成武汉文化的重要内容。

(五)实施“武汉科技奖励计划”。通过奖励激励武汉人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发明创造为核心进行奖励。目前对于普通民众的小发明的奖励还不多。通过对市民的小发明实施奖励,可以激发全体武汉市民的创新和创业热情。

(六)实施“武汉科技文化保护计划”。保护武汉矿冶遗产地址;工业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传统生产工艺,手工艺人、匠人的绝技绝活;武汉重大发现和发明的实验室遗址等。

(七)建立“官产学研战略联盟计划”。官产学研联盟是国家创新理论的一种提法,就是依托科技智力成果,把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形成科技竞争力的一种模式。武汉产学研联盟的发展与上海、北京相比有较大差距,政府在主导产学研联盟中发挥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强化。

作者:高扬帆 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哲学教研室教授

 

 

                   (责任编辑:调宣部  联系电话:65692047)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047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