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关于完善武汉市应急与热点科普机制的建议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5/12/1 11:27:24
字体显示:  【】  【】  【

社会热点焦点通常指在社会现实生活领域中某一时期内引起众多社会成员普遍关心、持续关注、激烈议论并产生重要影响的现象,它是一定时空范围内公众的利益、兴趣和趋向的集中反映和表现,也是在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一种反映。在当前科学技术社会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之下,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呈现出与科学技术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非典”为标志,我国总体上进入突发事件高发期。汶川地震、南方地区冻雨、青岛输油管线爆炸、福岛核事故辐射影响、禽流感爆发,由于这些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加强科普工作予以应对,已引起社会政府多方关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之多元文化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各种矛盾增多,不稳定因素骤然增加,尤其是与科技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频频发生,灰霾天气、H7N9等等,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也推动了民众科普需求的增长。

一、与科普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网络舆情展现出较大的影响力,民生问题所占比重增大  

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涉广泛,改革开放以来,各类问题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多样、十分复杂,随着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大强化乃至放大了这些问题,使其特点表现得更加突出。在问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主要特点时,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网络舆情展现出较大的影响力(占71.9%),并且民生问题所占比重增大(占62.8%)。同时,谣言惑众、混淆视听、真相难辨(占48.1%),政府公共事件涉及群众公众利益(占42.0%),传播速度快、渠道广、影响范围大(占37.5%)也是我国目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主要特点。这表明互联网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传播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民众提供了关注和评价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平台(见表1)。

 

 

(二)民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与科技知识的缺乏促成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形成

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成因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从因果联系的角度来说,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一果多因的现象。任何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多元成因中,一般都有一个具有决定某一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发生的相对主要的原因。从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对象认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占54.2%),科技知识的缺乏(占51.6%),安全感的缺乏(占49.1%),民众切身利益受到影响(占48.7%),以及社会浮躁心理所致(占46.5%),同时,媒体炒作所致(占38.9%)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见表2)

 


 表2   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对象渴望接受的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相关的科普教育及开展途径

(一)民众对食品安全、灾难逃生、科学养生等科普内容的科普需求最高

根据调查显示,调查对象最渴望接受的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相关的科普教育内容,与其最感兴趣的与科普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有很高的吻合度。排在前列的分别是食品安全(占67.2%)、灾难逃生(占65.9%)、科学养生(占50.7%)、交通安全(占43.6%)和信息安全(占36.9%)。

(二)民众认为通过网络、科普场馆、手机、科普报刊等途径进行科普教育最好

有关进行科普教育的途径,调查对象认为通过网络(占60.2%)、科普场馆基地(占46.6%)、手机(占44.3%)、科普报纸杂志(占43.2%)和科普影视音像制品(占40.9%)来进行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相关的科普教育最有效,同时,科技人员与公众面对面(占39.8%)也获得较高的支持率(见图3)。

 


 图3 调查对象认同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科普途径(%)

 

(三)民众认为大众传媒、学校、政府和科协应该担负更多的科普责任

关于通过开展科普工作来解决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机构,调查对象认为大众传媒、学校、政府和科学技术协会应该担负更多的科普责任,认同率分别达到了66.1%、64.5%、56.8%和51.8%。此外,民间组织、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应该承担起科普工作的部分责任(见图4)。

 


 图4 调查对象认同的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科普的机构(%)

 

三、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科普工作的意义,在于向公众宣传科学原理与科学真相,正确引导民众对身边的环境有更清晰的了解,跨越认知障碍,消除恐慌心理,真正保护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但是目前在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科普教育的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民众对近几年通过开展科普工作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满意程度偏低

据调查,调查对象对近几年相关部门通过开展科普工作应对和处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满意程度偏低。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只有16.9%,而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则高达52.6%。这表明,调查对象期望今后通过开展科普工作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大力加强并做得更好。

(二)科普权责不明晰、科普渠道少而慢、辟谣不及时等造成满意度偏低

调查对象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满意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科普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媒体、科普部门科普权责不明晰(占63.4%),提供科普信息的渠道少、不快捷(占61.2%),辟谣和发布科普信息不及时(占52.8%),缺乏应对突发问题的应急预警机制(占51.3%),科普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占48.9%)和权威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参与不够(占48.3%)等方面(见表3)。 


表3  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四、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需求的反思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规划与管理,建立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应急科普机制和体系

近年来,在《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政策法规整体框架下,《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国家专项应急预案相继出台,这表明我国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应急管理与科普教育工作已日益受到中央政府及各部门的重视,各级政府已充分意识到建立与完善应急科普机制的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在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尤其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科普法律法规仍处于分散状态,亟须整合那些分散在各专项应急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中的科普内容,及时出台相应的应急科普宣教纲要,明确权责和措施,使各级各部门真正做到有制可依,将应急科普工作落到实处。政府机构部门和单位间要打破界限,明确职责,建立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相关热点焦点问题科普资源的储备机制,加快推进应急科普组织体系、支撑体系与响应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推动国家应急科普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与完善,尽快将科普工作纳入到政府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应急体系之中。

(二)要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做好专业领域应急科普预案,及时科普辟谣

有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科学技术背景比较复杂,容易在群众中产生认识分歧,引起种种怀疑和迷惑,譬如食品添加剂、转基因、核安全、环境保护、医疗纠纷、保健养生等。这种情况下,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为由科学家等专业人士组成的科学组织,应该及时科普辟谣,宣传真理,平息风波。要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有的独特作用,及时解答社会关注的科技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帮助公众用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来看待问题、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来分析问题。大凡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发后,人民大众迫切需要了解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事实真相,这正是开展科学普及的大好时机,这时他们对相关科技知识特别感兴趣,会真心实意地相信科学,这时因势利导进行科普教育效果特别好。那么,平时就要发挥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及时做好应急科普预案,一旦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发生了,马上启动应急科普预案,在第一时间就发动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及时进行科普工作,以尽快避免事态扩大。

(三)发挥科学家、专家的权威作用,鼓励科技工作者与公众的互动沟通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的大众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行为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就是崇尚威势,迷信权威人物[4]。他认为,群体行为发生时往往会出现集体无意识,群众意识呈现出“趋同一致律”。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爆发之后,问题是非不明、事件真相莫辨、问题本质难明之际,更是迫切需要有权威的专家出来讲明科学的道理,以理服人。科学家代表着社会的理性精神,关键时刻,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专家的权威作用,这一点尤为重要。在2011年,中国科协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如以“坚持科学发展,节约保护水资源”为主题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围绕食品安全、转基因技术、核能利用与安全、“2012来了”等热点问题,举办的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中国科协论坛、科学讲坛等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学者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解疑释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消除公众疑虑和恐慌,培养了公众科学和理性意识,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受到公众广泛好评。今后这方面的工作还要更加快捷、广泛和针对性强,如科协与权威的中央或地方媒体合作,举办类似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似的“科学家讲坛”,讲授观众最感兴趣的科普专题。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科普宣传,发挥微博、博客等草根科普力量的作用

充分利用媒体广为宣传,形成热点焦点问题应急科普的社会认知。“科普”是“科学传播”概念的中国化。“科学传播”的内涵就是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对公众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教育。在我国,大众传媒同样是科普事业发展的主要依靠与推动力量,因此,影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仍然是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在各类媒体上开辟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教育专栏,展开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探讨,形成品牌性平台。此外,近些年来,以新媒体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普资源(科普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科普网站或频道、科普动漫、科普短信、科普博客、科普微电影等)不断丰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科普日益活跃,极大地拓展了科普渠道,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尤其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科普宣传,发挥微博、博客等草根科普的宣传力量,及时加强引导,使网络在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科普教育中发挥特殊作用,并及时收到好的成效。

(五)建立长效机制和激励政策, 鼓励积极参与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工作的科学家、科普工作者和相应的机构。

一直以来,大批科学家积极投身于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工作中,在各级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工作中发挥了表率作用。政府部门可考虑分等级设立相应的荣誉称号,如“科普首席科学家、科普专家”等,对于这类科学家给予大力表彰,同时,建立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工作“特殊贡献奖”或“荣誉津贴制”,对获得以上荣誉称号的科学家、专家予以经济奖励和补贴。同样,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各级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工作者和单位(部门),也应实施奖励制度,评选年度先进个人和集体,设立“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先进工作者”、“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给予荣誉称号与奖励。对积极参与应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普工作的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所取得的成绩与先进事迹,都应通过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学习他们的良好风气。

 

作者:
中科院武汉分院   叶  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047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