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关于武汉发展院士经济的政策建议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7/12 11:26:57
字体显示:  【】  【】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纵深发展,全球正面临以科技为基础的经济转型,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趋势。院士代表科技创新最高水平,院士科研项目和成果落地,会带来一个产业的发展。发展院士经济是武汉充分利用院士资源优势、科教人才优势,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院士经济的基础和存在的困难

近年来,武汉大力发展“院士经济”,从2010年至2017年,已先后成立5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涉及钢铁、造船、环保、光电科技、生命科学、智能制造、都市农业等多个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很多院士在科技成果发展研究中走在全国前列,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服务城市科技创新发展。

(一)发展基础

1.人才基础。武汉人力资源丰富,人才总量达240万人。其中:院士数量达68人,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前三,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有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有38位,2018年柔性引进两院院士93人次。国家“千人计划”465人,分布在环境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物理、化学等各个领域。其中:最年轻只有28岁。同时,还拥有百万在校大学生,其中:研究生7万余人,近年每年有30来万大学毕业生留汉创业就业。

2.经济基础。武汉有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食品等6个规模过千亿元的产业,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等4个国家新基地加快建设。武汉已跻身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前40强。

3.创新基础。武汉科教优势突出,成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唯一得主。拥有集聚高校91所,其中7所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拥有各类科研机构95家,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3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有14家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数百个科研基地,建成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双创基地。2017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73家,总数达到2827家,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二;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479.6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63%。培育了斗鱼直播等5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名第五。瞪羚企业469 家,84家企业被工信部或省经信委评为“隐形冠军”企业。光谷成为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集聚中心,小米、科大讯飞、奇虎360等近30家互联网企业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设立第二总部或研发中心。

4.实践基础。从2017年开始,武汉对发展院士经济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实施“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在全国率先设立“市科研成果转化局”,12位在汉高校院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专家顾问团。提出力争5年内,聚集本地、外地、外籍院士150人,建设各类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知名企业研发中心、新型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1000家,汇集创投基金5000亿元以上,实现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80%就地转化。

(二)瓶颈与困难

1.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偏少。国内外创新发展好的地方必然拥有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如美国加州拥有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加速器、劳伦斯利费莫尔等国家实验室,并拥有众多大科学装置群。国内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都拥有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为依托的国家实验室,并率先成为全国前三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武汉缺乏国家实验室一类的大科学装置。以合肥为例,经济实力、科技科教资源等均弱于武汉,但在基础研究领域拥有7个领先的国家大科学装置,聚集了全国1/3的国家级研发机构,是除北京之外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尤其是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已经投入运行,并陆续取得重大突破。相比较而言,目前,武汉在建的大科学装置仅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3个,均没有获得验收,距离投产使用、发挥作用、产出重大科技成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创新投入不够。企业研发人员比例不高、新型研发机构偏少。尤其是传统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研发人员数量占企业员工数量一半以上的很少,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尤其是企业研发投入偏少,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八位,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从投入规模来看,2016年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前三,分别为1479.8亿元、1030亿元、800亿元,武汉只有370亿元,远低于北京、上海等科技创新发达城市。

3.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一直缺乏国家级重大创新课题、创新项目布局,当前虽有国家存储器、航天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等四大国家新基地,但还处在建设起步阶段,到形成引领性的创新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同时,虽然武汉的院士比较多,但缺乏外籍顶尖院士和世界顶尖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目前在诺奖级、院士级顶尖人才的引领方面,与深圳、青岛等城市相比,也有差距。如:深圳,近两年已引进诺奖得主10名、外籍院士7名。青岛,引进外籍院士79名,占全部院士的73%,初步形成中国籍院士、华裔外籍院士、纯外籍院士各占三分之一院士构成“三三三制”格局。

4.创新创业生态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包括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创业教育以及社会创业文化等构成创新创业生态方面的培育发展还没有成熟。如:创新创业政策法规方面,仍存在门槛高、政策不连续、申请程序复杂等问题,落实效果低于社会预期。市场经济方面,民营经济不太活跃,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在企业规模、注册资金、资质证明、融资等市场准入上方面设置前置条件还比较多。创业教育方面,大部分高校还没有或刚刚开设专门创业指导课程、建立创业指导中心,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训起步较晚,创业教育培训缺乏多样性。在创业文化方面,缺乏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试错机制,对创新创业的持续宣传不够。在创新组织方面,中介服务机构、民间中介组织等非政府经济组织还较少,主动服务创业意识也不强。知识产权方面,存在产权和权益保护不够等情况,大大阻碍了院士等人才进行发明创造和成果转化的动力。创业风险方面,政府没有实施有效的风险保障政策,创业者心存顾虑。

5.院士与经济结合不够。武汉院士资源丰富,但成果转化重视不够、承接能力偏弱,长期以来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一直存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只有20%,一些院士的科研成果没有在武汉而是转移至其他城市进行转化,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结局。如,武汉理工大学将新材料、海洋装备、汽车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科研成果拿到青岛转化,在青岛建立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共建海洋新材料研发与检测中心。

二、政策建议

针对武汉发展院士经济存在的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偏少、投入不足、引领能力不强、生态体系不完全以及院士与经济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和不足,结合外地发展院士经济的先进经验,提出要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加快培育发展高精尖产业、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三方面政策建议。

(一)为院士量身打造世界级高端创新平台,为“院士经济”发展吸引集聚各类人才

发展“院士经济”首要是院士、是人才。为人才量身打造高端平台载体,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才能引得进、留得下、干得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领域打造一批高端平台载体,吸引高端科研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学习借鉴上海张江、浙江之江等国家实验室建设经验,整合科研资源,创建国家实验室,支持在汉高校院所“双一流”建设,加快建设升级一批大科学装置装置、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围绕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讯、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前沿领域,创建一批以院士领衔和冠名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建设若干国家级产业创新基地和新型工研院,打造创谷、创业街区、环高校创新带,超常规集聚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新型孵化器、创业创新基地、企业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大规模集聚培育壮大“院士经济”发展的人才梯队。

(二)加快培育发展高精尖产业,为“院士经济”发展提供适合的产业支撑

发展“院士经济”核心是产业。产业是人才集聚的“磁场”、经济发展的载体。只有发展以新科技为根本动力、创新最活跃的高精尖产业,才能让“院士经济”落地生根。学习借鉴青岛等城市经验,注重在汉“院士研究”与武汉产业的发展的关联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光通信、集成电路、卫星导航、遥感、测绘、医药健康、精准医疗、基因工程、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无人机、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以及节能环保、新材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等,加快布局量子通信、区块链、无人驾驶、云芯片、脑科学、边缘计算、机器学习等未来产业。规划建设一批院士产业园,打造“院士之城”,大力集聚发展“院士研究”集中的产业。

(三)进一步优化院士创新创业环境,为“院士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院士经济”也是创新经济。发展“院士经济”,政府要当好“园丁”,做好“店小二”,在服务、管理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更多是营造更加适宜创新创业的“气候”,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集聚更多更优的“种子”,让创新激情竞相迸发,让院士经济茁壮成长。加大对“院士经济”支持力度,对院士设立研究院或产业化基地等重大项目,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方式,在土地供给、资金支持等要素供给上给予优先保障。深入推进放管服务改革,减少审批环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做好人才服务,在住房、教育、医疗、文娱休闲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努力打造与全球先进城市无差异的工作生活环境。



建议人: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马德富

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处长      孙  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047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