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建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工作者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科普创作与宣传,提高武汉市民科学素质的建议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9/18 14:28:53
字体显示:  【】  【】  【

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指出,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厚植科技进步的社会土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塑造我国发展的竞争新优势。”互联网资讯的影响下,武汉市的科普创作与宣传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提高武汉市市民科学素质,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走访了武汉市的科普创作、出版传媒、教育科研单位,深入调查武汉市新媒体和科普创作新形式的发展和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加强科普创作与宣传的建议。

一、科普新媒体与科普创作新形式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发展与应用,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新途径以及文化创作的新平台。据2017年8月份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而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6.3%。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科普形式的转化,科普网站、科普APP、科普微信和科普微博成为科普创作新的载体。

(一)武汉市科普新媒体的发展状况

本课题组以当前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微信公众号为切入点,对武汉市的科普创作新形式的发展进行调研。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种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是当前国内无可争辩的第一社交、通讯平台。截止2016年第一季度末,微信已经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每月活跃用户以及达到6.5亿人,微信公众号超过1000万个;74.2%的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本次调研主要从综合性科普类公众号和专业性科普类公众号这两个线索出发展开检索。综合性科普类公众号指关注内容广泛,发布不同学科的科普文章的公众号。专业性科普公众号指关注某一个学科的知识,如健康、生物、天文、航空航天、材料、气象、环境灾害等并进行科学普及的公众号。

截止2017年7月30日,武汉市共出现10个综合性科普类公众号和30余个专业性科普类公众号(以上是比较活跃的微信公众号,年均发文数量在50以下的微信公众号不计算在内)。和数以万计的其它类型微信公众号相比,科普类公众号所占的比例很小,这说明武汉市科普类公众号的发展并不繁荣。通过采访我们得知,科普类公众号的运营需要较多的时间成本的投入,以创作3000字左右的科普文章为例,大约需要8-15个小时的工作量,即便是非原创的科普文章转载,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收集素材、核对数据、配图修改等。并且科普类公众号一般没有收益。因此,没有固定资金投入的科普团队或个人开设的公益性质的科普类公众号往往满怀热情地开始,过不了多久就偃旗息鼓,成为不发文或者发文量极少的“僵尸号”。

(二)科普新媒体形式下科普创作的现状与问题

本调研组对10个综合性科普类公众号和30余个专业性科普类公众号的发文数量、内容、关注度等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武汉市的综合类科普微信公众号中,“江城科普”年均发文量排第一,年均发文718篇,其次为“科普青山”、“科普硚口”。这些由政府资助的科普微信公众号发文量较多,但是原创科普作品的比例较低,即便是标注原创作品数量最多的“科普武昌”,原创科普作品只占总发文数量的1.6%。这说明很多科普资料是引自其它科普媒体,导致了科普公众号中存在不少陈旧过时、粗制滥造的内容,这也是目前科普新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武汉市发文量较高的专业性科普公众号包括“咿呀口腔知识科普”、“心理健康科普”、“武汉东湖海洋世界”、“武汉绿化”、“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地球科学俱乐部”等既带有公益性质,也带有商业性质的微信公众号。专业性科普公众号中原创作品的比例为0-66.3%不等,大部分在10%以下。总体而言,专业性科普公众号的原创科普作品比例高于综合性科普类公众号,然而微信发文的门槛低,缺乏严格的评审制度,这些文章是否符合科学严谨难以评价。目前,微信用户对公众号文章缺乏判断真伪、识别谣言的能力,朋友圈转发或者群发都助长了微信谣言的传播,这也是科普新媒体面临的比较严峻的问题。

二、武汉市民对科普新媒体的关注程度

为了解大众获取科普知识的情况,本课题组对武汉市本地的部分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以及成年人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科普新媒体成为成年人获取科普知识的主要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88.7%的成年人主要通过新媒体如科普网站、科普微信平台、科普微博等渠道来获取科普知识,同时也有50.4%的成年人主要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来学习科普知识。调查发现,通过参与科普活动获取科普知识的人数最少,仅占19.8%,这是和不同渠道的便利程度挂钩的。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年人学习科普知识的主要来源由传统的书刊报纸、广播节目变为了如今的网站、微博、微信等。

(二)科普新媒体对青少年儿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青少年儿童中,38.3%的被调查者主要通过阅读科普书籍和报刊来获得科普知识,30.3%的被调查者主要通过观看科普电视节目和听科普广播来获得科普知识,29.7%的被调查者主要通过利用新媒体获得科普知识;其余被调查者主要通过参加科普活动来学习科普知识。尽管青少年儿童在接触电子产品方面受到限制,但是新媒体仍然是他们获取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

(三)武汉市民对本地科普新媒体的关注度较低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武汉市民关注的大多是一些更新较快、原创较多、影响力较大的科普微信公众号,如丁香医生、果壳网、赛先生、知乎日报等,对本地的科普微信公众号关注度较低。武汉市科普公众号中单篇阅读量超过500的仅占2.5%,阅读量为301-500的占17.5%,阅读量为101-300的占47.5%,其余微信号的阅读量不到100。和丁香网等动辄10万+的阅读量相比,上述科普公众号阅读量确实很低。这说明武汉市本地微信号的受关注程度低,传播效力小,从侧面反映出武汉市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质量堪忧。

三、互联网背景下加强科普创作与宣传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对武汉市科普新媒体的管理

提升科普新媒体的质量,首先要提升科普新媒体的运营者的科学素质和科学传播机能。以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为例,要强化运营者自身的科学素养以及采写编评等能力,快速、高效地传播科学内容,尽量提高发文的趣味度和真实性;要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视频、链接等,甚至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和增强现实(AR)技术提高阅读量;要为受众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科学信息,增强其用户黏性,培养一批具有科学素养、热爱科学的受众,并通过他们影响更多的人。目前,武汉市缺乏这类人才,应通过高校开设相关的专业进行培养,或者在科学工作者和媒体人中选拔跨专业人才从事科普新媒体的运营。政府部门还应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对发文量大、内容严谨、形式活泼、影响力大的科普新媒体予以奖励和资助;对传播谣言、内容庸俗的科普新媒体予以惩戒。

(二)引导武汉市民更好地使用科普新媒体

整体上来看,科普新媒体具有时效性、视觉性、互动性、便捷性等优势,是互联网时代科普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部门应鼓励市民使用科普新媒体,并通过各种渠道推荐给市民一批优秀的科普新媒体。科普新媒体的推荐并不仅限于本地的来源,这样可避免重复建设的问题。实际上,只有让科普新媒体在广阔的世界里吸收能量、自由生长,才会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鼓励市民使用科普新媒体,也应重视和传统媒体的互补和结合。传统科普形式始终保持着科学性、通俗性这两点基本优势。科普图书或者期刊都是经过严格审阅后出版的,对科普内容的阐述更具有深度,知识的准确性更高,相比之下科普网站、微信、微博的文章篇幅短,对科普知识的解释片面,其科普准确性受到质疑。传统科普内容更注重通俗地解释科学知识,尤其是少儿科普作品文字简洁,图像生动,使传统科普图书、报刊等拥有较稳定的读者群,而科普微信、网站等文字内容过于现代化潮流化,对于非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或者网络信息接触少的读者而言可能不易理解。科普的新形式与传统形式应该相互借鉴和融合,通过推出有声书、电子书、版权租让等方式,提高科普传播效率,推进科普工作的发展。

 

建议人: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王  欣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047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