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建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工作者建议

武汉市化工产业亟需向绿色化、高端化、集聚化方向转型升级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7/13 14:18:48
字体显示:  【】  【】  【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科技等领域,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顺应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努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本课题组对武汉市化工企业进行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发现武汉市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能对武汉市化工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创新能力偏低、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是武汉市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

1.中低端产品多,缺乏知名品牌。武汉市化工产业中低质量、低技术含量、低门槛产能,扩张难度小、扩张速度快的低端产能过剩,中低端产品多,缺乏高精尖产品,业内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名牌。如中国十大药品品牌武汉市无企业上榜,中国十大制药装备品牌武汉市也无企业上榜。2017年,湖北省共16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武汉有6家企业,与化工类相关企业仅东风汽车公司和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 

2.传统产业多,高附加值企业少。2016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8%。其中食品烟草、钢铁及深加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8.2%和8.1%。当前,武汉市化工企业经营传统化工产品居多,经营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企业相对较少,产业利税占比不大,对武汉市GDP的贡献率不高。

3.现有化工产业与支柱产业不配套。根据武汉市统计局联合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组发布的数据表明当前武汉市的支柱产业为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和能源及环保等五大千亿支柱产业。武汉市现有化工产业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联系不够紧密,武汉市近几年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所需要的零部件等化工产品主要来源于进口和市外,武汉市本地化工产业自我配套不足。

(二)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

1.核心技术欠缺。武汉市化工企业在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处于落后地位,部分高端设备和核心技术需从国外引进,导致整个产业链的高端产业仍是国内外先进企业所占有。如世界几乎所有汽车品牌上的铜材的加工过程都要利用生田产机的设备完成,目前,伸铜双面铣面切削生产线由日本掌握。全球仅有的6台投入使用的重粒子癌放疗设备有5套在日本1套在德国,目前选择不开刀而接受重粒子线放疗的患者中有80%是在日本进行的。

2.科技投入偏低。当前对科技投入虽在不断增加,但投入的基础研究比例小。长期亏空,导致原创能力和氛围不足以及企业对科技成果识别和承接能力低下。2016年,武汉市财政科技投入86.42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5.67%。武汉首批“千企万人”支持计划的226家企业中,与化工相关企业48家,仅占总数的21%。

3.高端人才较少。武汉市虽然高校、科研院所数量众多,但在汉和大学毕业留汉工作的化工类高层次人才少。截至2016年,武汉市共有院士65位, 30位科学院院士中仅有4名院士从事化工类相关研究。在对武汉市化工企业的调研中也发现企业高层次人才少,以奥克化学公司为例,该公司属于化工区内发展较好的企业,员工80人左右,其中仅有一人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6人,仅占公司总人数的7.5%,大专本科占一半。 

(三)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企业分布分散 

武汉市现有化工企业中,全市14个行政区中均有分布,其中东西湖区24家,东湖高新区17家,武昌区15家,化工区14家,汉阳区、洪山区11家。各区管理方法存在不同,统一标准,协调发展有难度。

二、化工产业发展认识误区、安全环保压力大、政府政策少是阻碍武汉市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化工发展认识存在误区,意识难转变

1.化工企业事故频发,政府领导谈化色变。截至2016年8月中国共发生232起化学品事故,平均每月29起。几乎每天都会发生1起事故。232起事故共造成199人死亡、400人受伤。相当于每10个小时就有一人因为化学品事故而受伤甚至死亡。化工安全事件的频发使政府领导对化工产业产生了误解和恐惧。

2.缺乏专家对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近几年来,人们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加之政府决策透明度不高,重大项目的技术论证、社会责任论证过程不公开,项目所及的化学品生产主体,是否有毒,毒性大小,是否在生产、存储、运输、使用、回收过程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缺乏专家对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导致人们对化工类项目的反感和激烈反对。

(二)政府对化工产业发展关注度低,政策支持少

1.科技投入不合理,化工区投入偏少。武汉市有关化工产业的科技投入主要集中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对化学工业区及其他区的科技投入偏少。

2.人才优惠政策方面低于其他城市。武汉市在有关化工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与南京、天津等地方相比偏少。南京市化工园区已出台16项具体人才优惠政策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武汉市化工园区仅出台7项,其中只有3项具体进行了说明。

(三)安全环保压力大,监管难度大

环保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监管到位难。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1月至8月,武汉市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413件、处罚321件、行政处罚金额2854.48万元。全市环保部门共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2件,查封扣押案件39件,限产、停产案件3件,实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起,移送涉嫌污染犯罪案件5起。其中武汉平煤武钢联合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两次检查两次超标。

三、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引导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武汉市化工产业发展

(一)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发展化工新材料 

1.着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与精细化工、高端日用化学品,建成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优化、绿色低碳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例如努力提升工程塑料工业技术。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适应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稳定、减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提升工程塑料工业技术,加快开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橡胶、石墨烯等高端产品。

2.做强提质现有优势的精细及日用化学品。武汉市传统优势的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特别是日用化学品生产企业,应顺应市场需求和大众消费行为的变化,发展专用化、特色化、高端化、差异化的精细化学品。发挥天然原料、香料和日用化学品领域的融合,形成个人护理领域的高端系列产品。针对涂料产品环境友好和安全专用的技术要求,开发具有低挥发性、抗油抗热、抗紫外线、强附着力等优良性能的高端涂料技术和产品。

3.实现原地非扩能型转型升级。切实加强运营维护和整治整改工作,立足于当前炼化能力基础,进行非扩能型转型升级,做精炼油产业,调整下游产品结构,发展乙烯、丙烯、丁二烯等原料的深加工,引入高端化、配套化、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产业项目,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提高行业辐射带动力。

(二)引导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化工区建设

1.科学规划园区整体布局。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园区污染严重的企业,尤其是大气污染严重企业布置在园区的下方向,远离生活居住区,靠近仓储区和公共设施服务区,各区之间应该留有足够的防护距离和绿化隔离带。污水处理厂应规划在园区工业用地的适当地段,考虑各有关企业厂区污水排放的相对距离,同时也要考虑相对地势较低地段,远离居住区和全区工业用地的下方向,固体废物临时堆成场所也应考虑在工业园区的下风向,并设有防渗防漏措施等。

2.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优先引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源深度转化和综合利用,有利于延伸产业链,促进园区主导产业规模配置和壮大的产业项目。园区要有负面清单并向社会公示,确定进化工园区项目类别。

3.建立第三方监管的环保预警技术体系,严格实施排放预警和监控。项目建设过程中,环保部门提前介入,检查工程项目是否按照环保要求进行设计,施工中是否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全程监管工程质量。园区管理部门必须配合环保部门加强监督。项目竣工后,环保部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全面监测,按照建设项目验收的具体要求,对企业的应急处理设施,管理措施,企业的日常环境监测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对照检查,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予验收。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化工产业发展

1.实施“外知入汉”战略。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契机,通过互联网大面积宣传武汉,鼓励外国,外地知名企业在汉投资,鼓励技术引进与合作研发,促进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推动跨国公司、国际及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为武汉市打造更多的自主知名化工品牌产品。

2.实施“汉化储才”战略。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养一批高层次化工专业紧缺人才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合作, 采取定向培养、互联网教育等方式培养急需人才;增设化工产业建设急需的专业;充分利用全球人才,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引进培养一批高端人才;鼓励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校企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开设相关课程和编写教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3.加大宣传力度,鼓励采用绿色化学工艺。通过互联网传播、电视资讯、移动信息等媒体,对“绿色化工”的应用和前景进行宣传,使各层次、各行业的人们都了解绿色化工、并能认识到绿色化工技术在人类和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绿色化工意识深入人心。

 

建议人:
武汉工程大学    张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047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