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优秀决策咨询成果

优化武汉市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创业事业健康发展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4/24 11:23:40
字体显示:  【】  【】  【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武汉市对大学生创业尤为重视。市政府先后发布了“青桐计划”等十多条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正在形成“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特区+孵化器+加速器+创谷”的全链条创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创业人数稳步增长。

一、武汉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们调研了182家在汉大学生创业企业,发现目前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环境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支持政策不系统,落地效果不理想

由市政府多部门发布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主要集中在2015年年底之后出台,这些政策还不系统,尚存在一些政策盲区。大量新政策密集出台,使创业者应接不暇,容易忽略其中细节;政策宣讲不到位,执行政策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相互掣肘,使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二)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尽管多所院校刚刚设立了创业学院,但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式单一,针对性、实操性不强;创业实践平台短缺;社会创业培训机构发展严重不足。在受访企业中,仅有36.48%的大学生创业者对其所在高校的创业教育感到满意,46.54%的创业者认为学校应着重加强创业教育。

(三)创业辅导流于形式,创业导师缺乏激励

目前的创业辅导主要以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内容宽泛单一,针对性和实操性不强。一些创业导师对创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市场、企业管理等了解不够,缺乏企业运作经验。目前创业导师基本上是义务劳动,这不能调动创业导师的积极性,不能吸引高水平的创业导师。

(四)孵化器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加速器建设严重不足

一些孵化器只是起着提供创业场地的作用,政策宣讲和创业辅导做得不够深入细致;现行政策重视对孵化器的扩建和初创企业孵化,对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支持不够,亟待加强加速器建设。

(五)金融支持不给力,初创企业融资难 

武汉市对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支持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财政支持力度、银行服务创新、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天使投资基金和“青创板”发展缓慢,亟待建立健全的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在受访的159家企业中,有47家(29.56%)企业的创业启动资金少于5万元,低于20万元的占到68.55%。其中,46.54%来自于自有资金,20.13%来自于父母亲友的资助,只有7家企业获得了商业银行贷款,仅占比4.4%。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之前我市过于强调大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创业工作关注不够;国家关于“双创”相关政策的出台时间也是近一年多的事情,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配套政策的制订与实施需要时日;之前只是笼统地关注社会创业问题,而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创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社会创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能及时解决。

二、优化武汉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体系,强化政策落地实施效果

要对市政府多个部门发布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和整合,加以完善和创新,加强新政策制订的调研,形成系统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对大学生创业实行精准支持;加强创业政策的宣传,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信息发布平台,多渠道加大政策宣讲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和普惠性;加大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突破政策落实“最后1公里”的问题,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度;简化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二)加强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支持大学搞好创业教育,在全校设立创业方面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创业教学内容,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充分结合;通过成立开展创业大赛、开办创业沙龙等活动,培育创业文化,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支持社会机构创办创业培训学校,鼓励企业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形成多层次梯度化的社会创业教育体系。

(三)对孵化器要提档升级,高度重视加速器建设

孵化器要增强孵化功能,加强政策宣讲与业务指导,使孵化工作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实操性;建议成立孵化器协会,以此促进各个孵化基地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提升孵化器的创业服务水平,并由其负责孵化器的绩效考评和评级管理。

“十三五”期间,大量孵化成功的企业将进入加速器阶段,急需大量加速器来承接,亟待加强加速器建设。

(四)构建“学—研—产—创”合作机制,为创业提供丰富的项目源

充分利用武汉的教育优势和科技优势,鼓励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与创业服务机构,以及创业者多方合作互动的机制,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小型创业生态圈;建设“学—研—产—创”结合的创新创业研究机构,为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交易流转市场,建立合作激励机制,推动创新与创业的协同发展;设立财政专项预算,用于促进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支持中小企业和非营利研究机构的技术成果转化。

(五)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建设多层次的创业金融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扩大创业基金规模和信用担保规模,加大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活动。

大力推动金融创新。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担保抵押贷款、投贷联动、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等金融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创业保险”业务;发展壮大湖北“青创板”;引进知名的创业投资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探索运用互联网金融工具支持大学生创业;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打造良性循环的创业金融生态环境。

(六)建设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

打造高水平的创业导师队伍,建立辅导激励机制,支持创业导师开展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创业辅导;设立多层次、多类型、分工合作的创业服务机构体系;建设线上创业云服务平台,与线下创业服务机构相互补充,以此推动创新创业要素的高效整合,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和开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

建立大学生创业失败救助保障体系,设立创业失败人员救助基金,开发创业保险险种,减少因创业失败而致贫的概率。

(七)适时推出具有前瞻性的新的创新创业支持计划

要强化当前正在推行的“青桐计划”、“黄鹤英才”、“城市合伙人”等创新创业与人才计划,总结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实施效率;对在2016年年底到期的“青桐计划”,要研究其展期问题;加快推进“科技小巨人计划”、“创谷计划”等;密切关注世界科技与产业发展前沿、国家创新创业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结合我市科技与产业发展需要,适时推出具有前瞻性的新的创新创业支持计划。


建议人: 

郑  华   武汉市科协副主席

徐继平   武汉市科协调宣部部长

魏建国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李  光   武汉市硚口区工商联主席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047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